<big id="pzzfr"></big>
    <noframes id="pzzfr"><progress id="pzzfr"><menuitem id="pzzfr"></menuitem></progress>
    <big id="pzzfr"><menuitem id="pzzfr"></menuitem></big>

    <address id="pzzfr"></address>
    <progress id="pzzfr"><thead id="pzzfr"><cite id="pzzfr"></cite></thead></progress>
    <big id="pzzfr"></big>
    <progress id="pzzfr"><sub id="pzzfr"><font id="pzzfr"></font></sub></progress>
    <big id="pzzfr"></big>
    <progress id="pzzfr"><menuitem id="pzzfr"></menuitem></progress>
    <progress id="pzzfr"><meter id="pzzfr"><cite id="pzzfr"></cite></meter></progress>

      聯系電話 4008121766
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【名家案例】一步到位——醛的直接氧化酯化反應

      【名家案例】一步到位——醛的直接氧化酯化反應

      更新時間:2023-05-29      點擊次數:2189

      研究背景

      將醛直接氧化酯化是有機合成的研究熱點,但醛直接氧化酯化卻常有以下問題:

      歐洲著名連續流專家,奧地利Graz大學C.Oliver Kappe教授開發了一種過硫酸原位生成并在線消耗,直接實現醛的氧化酯化連續流合成的工藝,大大降低了安全隱患。

      該工藝可擴展到多種脂肪族和芳香族醛的轉化,并通過多克級合成驗證了其制備能力。

      研究過程

      01  過硫酸的生成

      Oliver教授將H2O2與硫酸混合生成過硫酸。考慮到過硫酸的不穩定性和爆炸性分解的傾向,作者通過連續流反應器,實現過硫酸的原位生成與在線消耗,提高過硫酸的實用性,并將安全風險降低。

      在連續流工藝開發之前,為了表征過硫酸的形成和分解,評估反應過程中潛在的安全隱患,作者使用反應量熱儀探究了H2SO4-H2O2反應體系的熱行為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1. 熱量滴定試驗

      研究發現過硫酸的形成需要高于70°C (圖 1),過硫酸在生成后直接發生降解,反應焓(-271.5±10.1 KJ.mol-1)包括過硫酸的生成和分解。

      02  氧化醛酯化反應

      裝置搭建:在獲得了足夠的過硫酸形成與分解的數據后,作者搭建了連續流的反應裝置:在甲醇存在下形成過硫酸并隨后進行氧化醛酯化反應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2. 直接氧化酯化的連續流動示意圖

      實驗中肉桂醛作為底物溶解在MeOH中,將H2SO4的MeOH溶液與H2O2溶液進行連續混合,分別泵入反應器。經反應器流出的反應液又通過加熱且帶有背壓的反應線圈,最后反應液被導入含有飽和NaHCO3水溶液以及MnO2混合物的燒瓶中,進行反應的在線淬滅。

      反應優化:作者對反應進行了優化,結果如下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表1. 肉桂醛直接氧化酯化反應的優化

      反應機理研究:通過對反應的研究,作者給出了可能的硫酸醛類氧化酯化反應的反應機理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3. 可能的反應機理

      03  過硫酸氧化酯化反應拓展

      作者進一步研究了多種脂肪醛以及取代芳醛作為底物的反應體系,驗證過硫酸氧化酯化反應的實用性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片

      向下滑動查看完整表格

      表2. 取代芳醛作為底物的拓展研究

      研究表明,該方法不管是對脂肪醛還是對芳香醛都有著廣泛的實用性。

      04  可持續性和對環境影響的研究

      為了評估過程的可持續性和對環境的影響,作者研究了著名藥物Paroxetine合成中的關鍵中間體。Paroxetine是一種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,廣泛用于治療抑郁癥和驚恐障礙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圖4. Paroxetine的合成

      對γ-硝基醛(5)氧化酯化制γ-硝基酯(6),作者利用連續過硫酸氧化酯化得到的數據和基于N-溴代琥珀酰亞胺(NBS)的氧化的文獻數據,進行了分析E因子、過程質量強度(PMI)、反應質量效率(RME)、原子經濟性(AE)和效率(OE)的比較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表3. 可持續性和對環境影響的研究

      結果表明,流動過程執行地更好。流動過程對環境更友好、產生的廢物更少,因此更可持續。

      研究小結

      參考文獻:ChemSusChem 2023, 16, e202201868


      日本电费多少钱一度